笔趣阁 - 玄幻小说 - [七五] 我是陈世美?!在线阅读 - 分卷(144)

分卷(144)

    也就是秦香莲这闺女,父母早亡,这才没了依仗。

    更不要说谭家那般不要脸面,居然还想陷害香莲。无耻,呸!更有大妈冲着那谭家人吐痰,差点没把上头坐着的人看的恶心到。

    你,你们撒谎!谭家人怎么可能承认,惨白着脸反驳回去。

    他们有没有撒谎我不知道,不过你们嘛。陈霖冷漠表情的说道,给他们瞧瞧。

    喏。侍卫拿着证据,给谭家人展示,看看吧,你们已经被谭家村除族了,以后你们不再是谭家村的一员。

    什么?!谭家人一听就傻眼了,这怎么可能!

    族老让我转告你们,自己做的孽,要自己承担。从侍卫身后走出来一个人,谭家人都认识他,他正是族长的长子,差不多是下一任族长,他的出现给了谭家人致命一击。

    这不可能!族长怎么可能除我们族。谭家人到现在还难以置信,怎么可能发生这样的事!

    就是,我们又没犯事!谭家人也有很快反应过来的,当即回嘴说道。

    来这边的族人都想给他们白眼瞧,得罪了那位,你们居然还想好?

    再说了,有这么不知礼的族人,族长面子无光就算了,弄了不好,还要被治罪,族长也是知道谭家人想要陷害秦香莲这事,只是他知道的时候已经晚了,秦香莲跟人一起上京告御状,后来陈霖知道此事,便派人调查,并且还派人录下供词。

    这几个眼瞎的家伙不知道陈霖,谭家村的族长却是清楚的,如今谭家村不少村民,都在陈家开办的工厂里,谁也不会去得罪衣食父母。

    所以陈霖要找人作证,十分的容易,只是这么一说,立刻就有谭家村的人过来,还都是住在这户人家左邻右里的位置。

    这不,这谭家人直接傻眼了,怎么想也想不到,会来这么一出。

    都是熟悉的面孔,只是说出来的话,却没有一个向着他们的。

    要怪只能怪这家人平时做人就不怎么样,在他们出事后,别人也不介意再踩上一脚,更何况他们做的的确太无耻了,这卸磨杀驴的行进,以后谁家敢把闺女嫁去他们谭家村?

    要知道的,跟这家没出五服的可是不少,家里头还有不少男娃还没娶亲呢!

    这要是被这家人害的娶不上媳妇,以后谭家村那就得后继无人了。

    要知道,现在可不必以前,自从小娘子们开始读书识字以后,行情那可都不一样了。

    不说嫁妆,聘礼也要比以前多,而且小娘子能干,自己每个月都能赚不少银子,谁还敢轻视人家,惹了不高兴了,直接跟你合离走人,哭都没地方哭去。

    以为现在的小娘子,还是以前的,进了婆家就要伺候一家老小?人家也是正经赚银子的,不想过就别过。

    也只有谭家人脑子不清楚,这些左邻右里一五一十的将这家人平时的所作所为都说了出来,虽说不能算什么大罪,却也能让人知道,这家人平时的品行不行。

    这也是为什么,当年谭家的那个学子上门求学会被拒,每一个进入半山书院的学子,都会被调查过,像谭家人的所作所为,半山书院是不会录取的。

    正好,半山书院还保留了来求学学子的调查报告,更是直接的证据。

    谭家人怎么也想不到,这半山书院居然还能留着,那可是好几年前的事了。

    如今又被拿出来,他们也找不到借口反驳。

    更不要说,邻居都夸赞秦香莲贤惠,虽说无所处吧,可两夫妻成亲一两年没孩子的,也不在少数,秦香莲成婚一年多,丈夫就赶考去了,一走一年多,要真怀上了,才叫奇怪吧?

    一般人家,娶到这么贤惠能干的小娘子,疼还来不及呢,也就这家,做出这么不地道的事来。

    大部分人的是非观还是有的,陈霖在乡下多年推行教育,也不是无用功,特别是做了多年的扫盲,总算是有成效了。

    比起修桥铺路,陈霖最大的成就大概就是多年的扫盲行动。

    所以,现在你们还有什么话要说。陈霖瞧着这些人的丑态,忍不住笑着问道。

    你,你不会是那贱人的相好吧?否则怎么会这般清楚!谭家人慌不择路,如果继续下去,陷害秦香莲的事必定不能就这么算了,说不定还要被关进大牢。

    放肆!坐在最上头的小皇帝第一个不答应,居然敢骂他先生!不想活了!

    你再给我说一遍。下一秒,赵九已经上前,一把掐住骂他家陈霖的家伙,那人双脚直接离地,挣扎了半天也无法挣脱赵九的钳制。

    九爷,放下,快把人放下。一众看到赵九这动作,不敢喊长公主,怕刺激到他,万一真疯起来,他们这里没一个能打的,而且就算叫侍卫,他们敢吗?

    一群老弱病没残的,谁能制服这赵九啊。

    松手。陈霖上前,拍了拍小九的胳膊说道。

    你帮他说话?!赵九一脸受伤的表情,仿佛遭受的何种打击。

    我帮谁了,仔细别脏了自己的手。陈霖要不是在场的人比较多,都想给他一个白眼瞧瞧,他到底帮谁,看不出来吗?

    赵九这么一想还真是,瞬间就乖巧了,丢垃圾一般的,将那人丢开了。

    那人只觉得,终于又活过来了,刚才那时候,差点以为自己要死了,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,眼神惊恐中,下意识的往后爬了一段,确定远离对方才停下来。

    包拯无语,在他的面前就行凶,当他是死的吗?

    适当的训戒了一下,反正属于轻拿轻放,对秦香莲来说,陈霖的出现简直就是神助攻。

    你可知他是谁?就在那污蔑大官人?一旁的展昭正气凌然,对这些人张口就不说人话的家伙,其实也很是不耐烦。

    我我这时候那出言污蔑陈霖的人,哪里还敢说话,想再被掐一次脖子吗?

    这可是陈大官人,陈世美。公孙策瞄了这些人一眼,不愧是又蠢又毒的家伙,得罪人的功夫真是一流的。

    陈,陈世美?!听到这个名字,不止谭家人傻眼,还有一些围观的百姓同样的是,至于那个谭和煦更是惊悚,别人或许听到这个名字没多大的反应,他不同,先不说当年他想考半山书院被拒,所以才拼命读书,这才考上了进士,他就是想证明给那半山书院,甚至是陈霖看,没有那个破书院,他一样可以考上成为人上人!

    不过成了寇家的女婿后,他才知道,陈世美究竟势有多大。

    哪怕他不在汴京,依然都是他的传说与身影。

    没有人提起陈霖不说好的,当然了,跟他作对的人以外,就算恨的牙痒痒,一点办法都没有。

    这样的存在,就他这个考上进士,成了寇家旁支的女婿,能轻易对上的?

    都不用想,寇家能立刻一脚将他踢开,完了,全完了。

    想到这点的谭和煦腿软,一个没站稳就坐到了地上,陈霖连一个眼神都欠奉,这样的渣渣,考上进士又如何?

    这样的想法,无论是贫民百姓还是坐在最上头的小皇帝,都是差不多的,就这人品,你敢给他委任重任?

    随后谭家人也想起来了陈世美的谁,废话不是,陈世美可是老家出了名的神童,谁不希望自家出一个陈世美这样的孩子,小小年纪就能当官。

    更不要说陈霖拒绝授官,回乡发展事业,就在许多人以为他就这样的了以后,直接参加了科举,拿到了状元的头衔并且还迎娶了皇帝老儿的闺女,那可是公主啊,多少人想都不敢想的。

    第224章

    至少在百姓的眼里,能娶到公主,那是天大的光荣,谭和煦则在心里嘲笑过陈霖,不是能干吗?最后还不是尚公主。

    可如今呢,那陈霖还是高高在上,他则已经是阶下囚。这不就证明了,陈霖眼光没错。

    有这么多的人证,还有物证,根本容不得这家人抵赖,先不说这谭和煦骗婚,停妻再娶,这本就是人品问题,要说严重,也不至于下大狱。只要得到寇家人原谅,还有给点秦香莲赔偿获得她的原谅。

    偏偏谭家人自作聪明,非要诬陷秦香莲跟人有染,而那个被诬陷的人,还是公孙策,开玩笑,读书人是这么好得罪的?

    特别是公孙策,虽说他没考上进士,但是他熟读宋刑统,就没有他不知道的。

    加上他先前就知道谭和煦已经娶妻,便觉得不对,公孙策最看不上的,就是这样抛弃妻子,攀附权贵的人,自然要走上一趟。

    只是他没想到谭家人无耻,诬陷他与秦香莲苟合,这还得了!

    简直让人恶心!

    包拯同样恶心谭家人的行为,也就强忍着恶心,谭家人直接流放,至于谭和煦革去全部功名,这辈子都不可能再参加科举,当然了,他的后代也都别想。

    让世人都看到,骗婚渣男没有好结果!

    至于后面寇家是否追究谭和煦,就跟官府没有什么关系了。

    谁也没想到,当初那意气风发迎娶了寇家千金的谭和煦,最终会这般的落魄,哪怕他离开了汴京回老家,也已经被除了族,大概能收回一些家财。

    这倒霉的就是寇家的千金了,本以为找了个如意郎君,结果却是这么个玩意。

    寇家的名声,也跟着一起降了不少,毕竟这女婿,可是寇家自己招回去的,能怪谁去?

    只能说他们寇家自己蠢,完全不调查,就直接认下了这个女婿,还在汴京大肆宴请宾客,就这样导致寇家成了整个汴京的笑柄。

    一个大家族,最起码该做的事,都没去做,这么容易相信人,不笑话你,笑话谁去?

    宰相直接被气病了,虽说是旁支,可好歹也是顶了寇家的名头,这样的事发生了,要他用什么颜面出门?

    只能称病,加上那陈世美回京,宰相更是不乐意去让陈世美笑话自己,生气!

    其实陈霖还真没想笑话对方,不过小皇帝却是降旨,让文武百官都约束好自己家里头的人,别再闹出这样的笑话来了。

    当然了,榜下捉婿这个陋习也要改,以后不许再随便捉婿!

    只有百姓觉得可惜,没热闹看了。

    这一次也加强了小皇帝对推行先前陈霖提过的个人档案的普及,如果当初有这么一份档案在,寇家只需要查看一下,便清楚那谭和煦是否婚配,也不至于这般丢丑。

    不过要在全国设立个人档案,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

    毕竟全国人不少,人口普查都很难做到,陈霖并不担心,只要规定读书人必须有个人档案,为了参加科举,那些人也翻不出什么浪花来。

    陈霖表示,民政局也很需要,否则造假太容易了。

    谁能想到回个汴京城,还给自己整那么多的事来的?

    秦香莲的案子结了,她也得到了相应的赔偿,包拯是只判了谭家,小皇帝则做主,让寇家也拿出了一部分来赔偿。

    没办法,谁让秦香莲是苦主,谭寇两家造成秦香莲生活出现了问题,当然要赔偿了。

    没有寇家的榜下捉婿,没有谭某的谎报婚姻情况,这事也不会发生了。

    这也让世人引以为戒!不得再发生!

    陈霖也没再这事上多关注,秦香莲拿了赔偿后,拿着银子离开,他派人保护,毕竟一个弱女子带了不少的银子,总归是不安全的。

    不过好像说是没离开汴京,去城外买了地落户,她现在也算是名人了。

    所有的银子都花了,秦香莲在陈霖开办的工厂找了份活,保证自己饿不死,至于再嫁人,呵呵,渣男请滚!

    秦香莲以前也读过书,所以工作好找,这世道让女子明白,读书才有出路。

    那些舍不得送女娃读书的家里,现在都后悔的要死,别人家闺女隔三差五的拿银子回家,即便没银子,也有一些买的点心之类的回去。

    更不要说,一开始陈霖可是让女娃读书,那都是免费的。

    这几年陆陆续续有不少女娃毕业,找到了不错的工作,至少赚的钱不少,家里地位直线上涨,当然主要还是陈霖的洗脑成功。

    本来这个时代,女子也没有明清那么夸张,陈霖只需要稍稍的推波助澜一下,让女子有意识的增强地位。

    毕竟大唐的女子风采,还是很令人神往的。

    陈霖就是希望,他姐姐们可以像大唐女子那般,可以肆意的活着,而不是成为谁谁的附属。

    随着汴京城百姓的生活富裕起来了,汴京城的娱乐也开始丰富起来,对陈霖来说,那就是赚钱的机会来了。

    吃喝玩乐,怎么能少了他!

    不过汴京城内没有一家赌坊,就是那青楼基本也是不存在的,开玩笑,那赌坊是什么好地方吗?

    要好,为什么现代这般严厉打击,赌坊一个弄的不好,就让普通人家破人亡。

    陈霖这么辛苦带着普通百姓改善生活,是为了让那些玩意发财,搞的人家破人亡的吗?

    不弄死他们就算客气的,基本只要在汴京城里发现赌坊,哪怕是疑似的,都会被官府搜查。

    就算那些小卒不想,也不敢阳奉阴违,开玩笑,陈世美是什么人?那可是砍了不知道多少大官的狠人。

    更何况,在陈世美背后,还有那可怕的长公主在呢。

    敢怼陈世美的,那都是无所畏惧的大佬,像那些小卒是绝对不敢的,如今汴京城不少人家,那都是靠陈霖吃饭的。

    谁敢跟自己吃饭的家伙对抗?脑子进水了?

    更何况,本来普通人家就觉得沾上赌就没有好的,背禁那就更好了,对陈霖简直举双手支持。

    没有那些乌七八糟的东西,大家的生活也就能变的更好了。

    一般街上也见不到乞丐什么的,因为一旦出现乞丐,就会被秘密抓获,真正没有生活技能,且年纪太大的,会送去专门给养老的地方。

    至于那些有能力的,那就不好意思了,想轻轻松松用乞讨的方式来生活?没门!

    谁的银子也不是大风刮来的,凭什么给你用?

    所以基本上在汴京城内,是找不出一个乞丐来的,不过在那些商店门口都会挂一个公德箱,里面每次赚钱了,便会丢一个铜板进去,这样的善举,是专门给无家可归,还有那些弃婴用的。

    隔上一段时间,就会有专门的朝廷的人员来收取,可以说,商家是没有钥匙不能取钱出来,只有朝廷才有。

    等事情结了,赵九开始秋后算账了,我总觉得,你对那秦香莲的关注,有点多。

    什么关注,我关注谁了?不都天天对着你吗?陈霖不以为意,表现的极其自然。

    可惜就是太自然了,被发现了!

    你心虚了。赵九忍不住瞪圆了眼睛,到底是老夫老妻了,在一起那么多年,他还能不了解陈霖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