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- 玄幻小说 - 祖宗们拿刀逼我做菜在线阅读 - 祖宗们拿刀逼我做菜 第116节

祖宗们拿刀逼我做菜 第116节

    味道刺激又勾人呢。

    林碧舒拿起筷子,快速夹起一个肥肠,肥肠上沾满红亮的辣油,看着肥嘟嘟的,吃一口后,美得忍不住发出一声感叹——

    “wo~”

    “好香,好糯,好耙哦!”

    肥肠嚼着极香,一点儿臭味都没有。这个汤底的味道也很提味儿,不仅麻辣,还鲜香,跟肥肠的味道相辅相成!

    她在国外,做肥肠不方便,数了数,她得有大半年没吃过肥肠了

    如今倒是一口接一口的把肥肠吃入嘴中,十分过瘾。

    matt倒是先夹了一筷子的鱼片,他虽然在吃方面有点无所顾忌,但是吧……对于肥肠还是有点害怕。

    不过肥肠鱼中的鱼片一点儿都不逊色于肥肠,两者的口感更是天差地别。

    鱼片裹了一层红薯淀粉,所以表面很滑,用的又是黑鱼,所以几乎没什么刺。

    matt一筷子夹了三大块鱼肉入口,口腔先是被辛辣的味道刺激一下,然后就有一股浓醇的油香。

    大口吃肉是十分令人满足的,还恰好碰到没有刺的鱼肉,更是让人欣喜。

    鱼肉滑嫩,没有鱼腥味,却又鱼鲜味儿,如果连汤带鱼舀几勺到米饭上,搅和着吃,也极为下饭。

    “好吃吗?”老林脸上略带些得意问他。

    matt不断点头,“好吃,好吃!”

    他普通话说的还行,基本的交流还是可以的。

    “肥肠也好吃,你吃一口就知道了。”说着,林碧舒夹一个肥肠放他碗中,matt犹豫了一会儿。

    “你想想猪脑,我还能骗你吗?”林碧舒又说道,当初他也是死活不吃猪脑,可被她骗着吃过一次后,整个人就一发不可收拾了!

    那段时间是隔三差五就想吃火锅,火锅中必要放猪脑。

    matt听到她这么说,小心翼翼夹起肥肠放入口中,然后下一秒,深邃的眼睛骤然亮起!

    “唔!这个也好吃!”肥肠比鱼片更能裹辣油,鱼片虽然更鲜,但肥肠却更香!而且十分入味儿!

    接下来也不要林碧舒夹了,自己就夹了好几个肥肠。

    “你们也别光吃这个,当归牛腩也好吃,今天才推出的,我中午还没买到呢。”老林盛了一碗当归牛腩汤,然后吹一吹,喝一口,满意地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林碧舒吃过麻辣肥肠鱼后,就对这家的菜心服口服。

    她一边说话,一边给自己盛了一碗,“你中午没吃你咋知道它好吃。”

    “因为你舅我从别人那里抢了一碗。”老林呵呵笑了,他常来孙家饭店,和许多食客成了好友。

    他们不仅会约着来孙家饭店吃饭,甚至还约着一起去钓鱼。

    如果这道菜自己没有点到,那么就会抹把老脸去好友那桌蹭吃蹭喝。

    今天中午他来晚了没点到当归牛腩,自然就去别人那里盛了一碗。

    当归牛腩外表看着和普通牛肉汤没什么两样,可喝一口后才晓得,汤的味道比一般牛肉汤更加醇香鲜美,而且一点儿都不腻。

    牛腩烂乎有嚼劲,关键是这冬笋吧,林碧舒觉得才是这道菜的精华!

    冬笋淡黄色,看着就嫩,咬一口还带着清脆,汁水更是多,关键是冬笋特有的那股鲜味儿,让人十分惊喜。

    “这会儿就有冬笋了吗?”林碧舒含糊着说道,脸上表情美得很,心想难怪这家店短短几天的时间里就出名了。

    她回国之前还有一个从国内回学校的人跟她提起这家店呢。

    林碧舒平时是有在控制饮食控制体重的,可今天晚上,却破天荒的吃了两碗饭,菜更是吃了不少。

    而matt呢,原本吃饭时会哔哩吧啦讲个不停地他,今天就埋头苦吃!

    是真的埋头苦吃,吃了三碗饭,又吃了一份剁椒鱼头面,甚至还喝了两碗米汤……

    关键看他吃饭特别香,吃着吃着还忍不住“嗯”一声,然后点点头。

    林碧舒就看到斜对面有一个拿着相机的人,还偷摸的把matt给拍入镜了。

    “哇……”matt放下碗往椅背一趟,然后揉了揉肚子,身心都满足了。

    他忍不住转过头竖起个大拇指,“这家最好吃,下次再来!”

    林碧舒之前也有带他去吃过别的饭店,但没有一家菜的味道比这家好。

    “一月我爸妈来,也带他们来吃一次。”matt说着,还打开手机拍了张残羹剩菜发给爸妈。

    几人吃完后饭店中还无比热闹,甚至等候厅中还有不少人坐着等呢。

    雨还未停,原本像夜市一般热闹的门口,今晚却十分安静。

    饭店中灯火通明其乐融融,而饭店外头却有几分秋日的萧索。

    孙宝宝最近在空间中都是学着制茶。

    制茶这项工艺和做菜可有天壤之别,她需要从头学起,刚开始的时候很艰辛,现在倒是有些得心应手了。

    制茶之前先需要采茶,采茶也有讲究。

    之前老祖宗曾带孙宝宝大早上的上山采茶叶,可最佳的采茶时间是太阳最大那会儿。

    也就是中午十二点到下午三点。

    这个时间点采下来的茶才没有露珠。

    不仅如此,在采摘的茶叶上也有讲究。

    有的茶采一心一叶,有的一心两叶、一心三叶……

    但不管是几叶,采茶这份工作都特别费手指。

    孙宝宝刚刚从山上采了一筐茶叶下来。如今感觉腿不是自己的腿,手也不是自己的手了。

    茶叶刚采下来后需要萎凋。

    萎凋便是将碧绿碧绿的茶叶放在太阳底下晒,将茶叶中的水分蒸干些。

    孙宝宝拿出几个竹子编好的簸箕,然后把茶叶摊开放在簸箕上。

    “呦,这小脸晒的通红。”孙国栋手里拿着个杯子,从房间中走出来。

    “要我说你也别学制茶了,一心一意学做菜多好。”制茶这门手艺可需要多练,而且每种茶叶制作的方法都是不一样的。

    如绿茶,不需要发酵。可发酵却是制作红茶的关键步骤。

    除此之外,乌龙茶,就又属于半发酵茶。

    天底下各色茶叶何其之多,这怎么学的过来呢?

    当年孙国栋也被他老子逼着学制茶,可他学了好几年了,也只学个皮毛。

    孙宝宝呵呵笑,“咱俩可不一样。”

    孙国栋喝口杯中茶,砸吧砸吧品两下,“确实不一样。”

    他的天赋多高啊,即使制茶只学个皮毛,那也绝非一般人能比。

    如今宝宝都学了有段时间,可这手艺就没怎么进步。

    想着他又品了一口,然后把杯子放在一边不再喝了,确实没啥进步。

    “我现在时间多,总有一天能学出师。”孙宝宝和她爷最大的区别就是她如今有几位祖宗,又有一个空间。

    空间中最多的就是时间。

    一年学不会,她就学两年,两年不会学三年,即使学十年都没什么关系。

    虽然她在制茶上确实没什么天赋,但不是还有那么一句话:勤能补拙!

    啧啧啧,孙宝宝如今都想不到自己成了一个拥有“勤能补拙”这种技能的人。

    制茶孙宝宝每天按部就班的在学习。也不需要老祖宗喊了,她一到那个点儿,就上山摘茶叶,甚至还想着过段日子,天冷了后跟着老祖宗去种茶。

    种茶最好在早春和深秋种植。

    时间一日日过去,等她做出一份她爷勉强能喝完一杯的茶时,外边也才过了四天而已。

    这几天以来,菌菇酱的各种反馈陆陆续续发到了网上。

    [墙推!墙裂推荐!孙家饭店菌菇酱太好吃了!我当时还嫌50块钱贵,现在只想问问我出60元谁肯卖一瓶给我!]

    [好气啊,我当时快递寄到了公司,正巧要吃午饭。当菌菇酱瓶子一打开时,那味道,把领导都从办公室中勾了出来,还强买了我的另一瓶!我只买了两瓶啊啊啊。最可气的是剩下的那一瓶也被所有人你一筷子我一筷子的分光了!]

    [是真的好吃,我已经配着菌菇酱吃了三顿饭了,不管是拌饭还是拌面都行,明天早上试一试拌馒头。不过我有点好奇,普通50元的菌菇酱就这么好吃了,那野生菌菇酱是个什么味道?]

    [好多人在小天底下让他测评野生菌菇酱,他也买了,这两天可以关注他啊。]

    [我也斥巨资买了一瓶野生菌菇酱,大概明天就会到,打算和50元的那个对比一下。]

    孙宝宝一看到这条评论,将它记在心里,打算明天点到这人的主页去看看反馈。

    而评论中有人说“小天”,那应该就是前段时间经常来饭店的张天了。

    他之前常来,最近大半个月好像跑到东北去了。

    东北的一个城市中,张天举着相机,然后下楼去拿快递。

    “猜猜这是什么?”他对着镜头说道,表情有些迫不及待,拿到快递回去时,速度明显变得更快。

    “来,看看。”说着,他拆开两个快递,然后把两瓶菌菇酱摆在桌子上。

    “今日份测评:孙家饭店菌菇酱!”

    第96章 鹿肉鹿筋

    话说一整头鹿的做法有很多,……

    “野生菌菇酱和普通的菌菇酱从外表的包装上看也是有很大差别的。”

    张天把两个菌菇酱推到镜头前, “普通菌菇酱跟市面上的菌菇酱看上去没差多少,都是用玻璃瓶。然后这包装上的图案也挺好看的,印着望天山和老宅, 写着孙家饭店四个大字。”

    包装并不花里胡哨, 孙家饭店四个字又十分夺人眼球。

    “而这个野生菌菇酱,用的是白瓷小坛子装, 比起普通款,分量也会更多一些。普通款的250g, 野生款的550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