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- 玄幻小说 - 我在后宫当社交悍匪在线阅读 - 第44节

第44节

    ??在另外一位当事人的无条件配合之下,她可谓是屡战屡胜。

    ??并且借此成功pua的爹娘,站在了家庭食物链的顶端。

    ??不过这件事发生的时候,她爹还做不出来送她去上族学的事情。

    ??“郑师说,族学所教困于一族,难见天下事,难有容天下之胸怀,不妨去筑林书院看看。”

    ??皇帝听完,拍掌赞叹:“祁亭居士眼界胸怀之宽广,人心事理之通达,胜过世间大多人,不负盛名啊。”

    ??世家子弟,人才良多,但大多以宗族利益为先,爱搞党争,还在他需要的时候装聋作哑,明哲保身。

    ??怪不得他父皇临死前都对他说,一定要及时打压,权衡各派势力。

    ??听完秦玉逢的话,他才意识到,这些人从小上族学,学的不知是经传道理,还有族中长辈给自己灌输的宗族概念。

    ??这样长大的人,自然会一心向着家族。

    ??皇帝:“所以爱妃曾在筑林书院念过书?”

    ??秦玉逢看了他一眼,面色古怪:“我答应过庄老先生,不将此事说出去,但若是不说,便是欺君之罪了。”

    ??“朕绝不会将此事外传。”他郑重承诺。

    ??她也只好慢吞吞地交代:“确实去过,不过没待多久。”

    ??秦玉逢的初衷,只是就教育问题给家里人上一课,并不是真的想深度学习文化知识。

    ??但郑师托了筑林书院山长的人情,答应偶尔给学生授课,换她去跟着一起上特别设置的少年班,她也不好意思说不想去,就硬着头皮去了。

    ??刚开始还好,毕竟是穿越者,她要跟上同龄人的进度很容易。

    ??直到他们开始背诗。

    ??一些刻进灵魂的东西使她开始篡改别人的dna(大概类似于“领家有女初长成,力拔山兮气盖世”之类的)。

    ??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,全班人包括先生都没法笑着离开诗赋课。

    ??然后是同班有人发现了她的身份,鼓动其他人一起嘲笑她,试图逼她离开。

    ??她就趁着他们去澡堂,雇人偷走他们的衣服,捆在一头老牛身上,将牛放走,然后放了女孩子的衣服在原来的地方。

    ??达成一人霸凌全班的成就。

    ??之后一发不可收拾地进入怼天怼地的状态,不到半年,书院里的师长都像是苍老了十岁,却拿她没什么办法。

    ??最后山长庄易亲自出面,带着她学习了一段时间。

    ??大佬就是不一样,博采众家之长,无论是说理还是辩才都十分厉害,让她这种喜欢搞道德绑架和诡辩的都无力反驳。

    ??那段时间她堪称是心如止水,差点儿出家。

    ??没坚持多久,她就表示自己性情顽劣,不适合再在书院进修,请求离开。

    ??庄老先生在她走的时候,送了一封夸她的书信让她拿回去给祖父交差,然后语重心长地嘱咐她:“女公子日后无论有了怎样的成就,在外都不必说自己在书院中学过。”

    ??“你在外边惹出事情来,不要说是我教的”的委婉版。

    ??皇帝听完,觉得合理又荒谬。

    ??荒谬就荒谬在这一系列事放在某人身上十分合理。

    ??他艰难地消化掉这种荒谬感,问:“所以你读这本书,是想起自己在书院的日子了?”

    ??“不。”秦玉逢摇了摇头,“臣妾是想要建一座书院,正在翻阅与书院制度有关的书籍,希望能找到可借鉴的地方。”

    ??荒谬感重新填满皇帝的脑子:“你怎么突然有了这样的想法?”

    ??建书院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,教师和生源足以卡死大部分有这种想法的人。

    ??目前所有的书院,建立者都是非常有名望的大儒。

    ??这些大儒本身就门生众多,受世家推崇,才能有实力建立书院。

    ??女子办学,前所未有。

    ??然而他眼前的女子,仿若并没有发觉这是多么惊世骇俗的事情一样,轻描淡写地说:“贤妃很喜欢书卷,学识极佳,多年来修撰古籍百卷,写下经学注解数十本。如果有一座书院能让这些书籍派上用场,她大约会高兴。”

    ??皇帝一直知道贤妃是才女,也知道对方很喜欢书,还曾让对方随意翻阅藏书阁的书。

    ??但依然没有料到对方竟然喜爱到如此程度。

    ??他怔然片刻,用一种莫名的语气说:“朕只将藏书阁交给贤妃掌管,终究不如爱妃来得贴心。”

    ??“现在改过还来得及。”秦玉逢将手中的书塞进皇帝手里,目光真诚,“陛下不妨与臣妾一道规划此事,有了您参与,不怕招不到学生啊。”

    ??皇帝:“……”

    ??你也知道可能招不到学生啊。

    ??秦玉逢丝毫不在意他的充满吐槽的表情,给他画起大饼。

    ??“到时候就说圣上才是书院的创建者……嗯,书院二字不能将圣上与其他人相别,不妨叫做学宫。等成立了,圣上再抽空去讲上几堂课,有成为天子门生的诱惑在前,还怕没人愿意入学么?”

    ??皇帝险些在一声声“圣上”中失去自我。

    ??但“学宫”二字戳中了他的政治敏感,让他迅速意识到这并不只是一件“令贤妃高兴”的事情。

    ??这世界的历史从秦后拐弯,所以是有稷下学宫的。

    ??稷下学宫乃齐国君主所建立,广邀百家入内交流学习,掀起过一场学术风潮,也使齐国拥有了大量的人才,走向繁盛。

    ??如今天下已经统一,情况与当年截然不同。

    ??但依然可以从中得到灵感:以天子的身份创建学宫,招收少年学子,对其进行教育资源的重新分配,不仅能增加自身的威望,也能提升臣子的忠诚度。

    ??这不比在已经出仕的士人中培养心腹强?

    ??秦玉逢见他已经发现了其中的利害,微微一笑,将另外一边摞着的书也放到皇帝手中:“圣上觉得如何?”

    ??他被压得不轻,回过神来,口不对心地答:“不好吧,各家皆有族学,朕若是召他们来学宫,不免大张旗鼓些,也容易坏了人才。”

    ??秦玉逢:“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一直待在族学的。大多数世家子弟在启蒙之后,要么去游学,要么就自行拜师,出身不佳,无长辈关爱的几乎没有再进一步的可能。”

    ??办学的本质是打破阶级桎梏,使处于较低阶层的人能够得到与高层相同的教育,初步获得人脉,拥有与其同台竞争的初始资本。

    ??这才是世家所不容许的。

    ??世家中不受重视的子弟,是他们如今唯一能接受的“寒门”。

    ??秦琰发现了她的用意,才用那样一句迂回的话来点拨她。

    ??“如此实在是可惜。”皇帝嘴上说着可惜,一双眼睛却亮得惊人,“不如来京入学宫进学,朕聘贤师为他们指点迷津。”

    ??这是连学校建在哪里都想好了。

    ??秦玉逢搬起另外一摞书,准备继续往他手上堆,一旁的赵海德见状,连忙凑过来:“娘娘交给奴才就行。”

    ??她挑挑眉,松手将书给他。

    ??赵海德使了个眼色,身边的小太监将皇帝手里的书也接过去。

    ??“圣上若是在学宫讲学,可愿让臣妾与贤妃扮作学子前去听一听?”

    ??皇帝觉得不大好。

    ??但转念一想华妃也不是没有出过宫,他打算建学宫的位置就在京城之内,比上次出京的路程还近上许多,要去也没那么麻烦。

    ??而且她都主动说要“扮作学子”了,已然非常体贴他。

    ??“自然可以。”

    ??他一口应下,有些迫不及待地要把这件事推上日程,但突然想起自己是来约华妃出去玩的,不由看着她:“爱妃还有事要忙吗?”

    ??“圣上若是愿意替臣妾烦恼这学院之事,臣妾自然清闲许多,正好能应贤妃之邀,去替她整理书籍。”

    ??“那好,朕回去先把这些看完。”

    ??皇帝看向手中的《贤士致筑林书院语·集录》,不再是看冷门书籍的眼神,而是在看老师人选。

    ??秦玉逢将自己准备的所有书都都给皇帝打包带走。

    ??高高兴兴地目送他离开。

    ??带着她工作离开的皇帝也十分高兴,走到半路才突然醒过来:“华妃要使贤妃的藏书不被埋没,直接捐给筑林书院就行啊。”

    ??赵海德以为他终于回过味来,不由生出两分期待。

    ??“所以她的目的是让朕办学宫。”

    ??是的,就是这样。

    ??“她是知道我为党争心力交瘁,才设法为朕找到第二条路。”

    ??赵海德:?

    ??“华妃对朕,当真是一片真心。”

    ??赵海德:……

    ??第33章

    ??秦玉逢将工作交给皇帝, 皇帝得到新的事业线,两人都非常满意。

    ??其他人却因为这件事情绪大起大伏。

    ??皇上进后宫了!

    ??众妃面露期待,心想终于熬到这一天。

    ??皇上到华妃宫里了!

    ??众妃表情冷漠, 但还是觉得去完华妃淑妃她们那里就能轮到自己。

    ??皇上又从华妃宫里回勤政殿了!

    ??众妃幸灾乐祸,觉得是某人终于惹怒了皇帝。

    ??皇上半夜还在点灯学习,连寝殿都不回了!还给贤妃华妃淑妃送了好多东西!

    ??众妃呆滞,好想将一句“传宗接代是你的天职”甩在皇帝脸上。

    ??然而她们不仅不能这么做,还得赞颂天子勤勉明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