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- 玄幻小说 - 我在后宫当社交悍匪在线阅读 - 第60节

第60节

    ??而从她夫君的态度来看,朝廷对此事的态度不容乐观。

    ??这不又到了他们厉氏站队的时候了吗!

    ??“大晚上的,就不能明天再回去吗?”秦琰拉住妻子,语气十分卑微,“你还怀着孩子,不要太过劳累。”

    ??然而厉惠娘对他这幅过度保护的样子已然十分厌烦:“我现在好得很,走回厉府都不累,要是这事不能在明日早朝之前敲定,我才会睡不好,不舒服。”

    ??秦琰哪儿敢让她走回娘家,真那么做,他明天接回来的就不是妻子,而是和离书和岳父的一顿毒打了。

    ??他心情沉重地让人准备马车,亲自将妻子送回娘家,然后不出意料地得到了一个“姑爷再见”的答复,最后凄凉又孤独地自己回家。

    ??而皇帝还在彻夜读卷,试图从华妃等人一下午做出来的试卷里得到什么灵感。

    ??要说他最大的优点,无疑是在很多事情上不敏感多疑。

    ??就像现在,他并没有因为这些东西是由后宫众人所作,由华妃堆在他案边而警惕,猜测她们的目的与心思。

    ??而是真心思考,这些东西能不能派上用场。

    ??无疑是能的。

    ??尤其是华妃的某一张试卷,风格之成熟,考察之精细都令人震惊。

    ??他年轻的时候,也曾听闻秦大娘子熟读律法,曾有过一旬之内连去七次京衙,每次都押着不同的人过去,替京尹断案的壮举。

    ??原来她是真的很懂!

    ??话说回来,这份题目最重要的并不是所提知识的专业性,而是它的出题逻辑和试卷的框架可以运用到其他部门的考核试题中。

    ??其他人的题虽然看起来都是些浅显的问题,但不乏挑出规矩错漏和不详尽的,让人答出来,有问题也好对现有的规章制度进行一个修改。

    ??而且,为了防止泄题,或是故意出世家子擅长的题目,加入另外的题目很有必要。

    ??皇帝将华妃的另外一份试题也找出来,与前面一张并排。

    ??然后发现两张试题的标题是不一样的。

    ??一张写着“甲卷”,一张写着“乙卷”,底下用小字写着“考前随机选择一份即可”。

    ??他眼睛一亮。

    ??可以让不同党派的人分别出卷,然后把这些题目打乱,做成两套以上的卷子,等开考时再随机地打开一份发放下去。

    ??“华妃当真是有巧思。”他拍掌赞叹。

    ??第二日早朝。

    ??皇帝还没有来得及跟群臣分享自己连夜做出来的企划,就听到他们不约而同地参奏,对华妃带领群妃出题的事情表达强烈批评。

    ??“后妃当以侍奉陛下,繁衍子嗣为德,干涉朝政有失妇德。”

    ??“一群妇人,却对朝臣之职指手画脚,宛如游戏一般,当真是荒唐。”

    ??“陛下空置后宫,少有踏足,皇后娘娘又在病中,使后妃心思浮躁,乱而无主,实为不妥。”

    ??皇帝:???

    ??为什么还能骂到他头上?

    ??他冷淡地看向说出此话的朝臣,发现竟是娴婕妤的祖父,户部尚书。

    ??“顾卿所言,可是在埋怨朕少有宠幸你的孙女?”

    ??户部尚书抚了抚自己的白胡子,摇头说:“臣怎会因这种小事埋怨您?不得夫君宠爱,是她之过,德行有失而未能体贴陛下……”

    ??皇帝:“……好了,别说了,没见过你这样贬低自家孩子的。”

    ??这嘴说得比《女则》都毒。

    ??“华妃此举也是想为朕分忧,并非全然是在玩闹。她们为各家贵女,受族中良教,才学见识不差,朕昨夜已经阅完所有的题卷,许多问题亦是朕所想知道的。”

    ??大臣们安静一瞬。

    ??这话不好反驳,要是反驳,就是在骂自己家教不好了。

    ??但当臣子的,辩论要好,此道不行便换一条思路。

    ??然而皇帝并没有给他们开口的机会,而是点了两个人的名:“段爱卿,厉爱卿,你们两家亦有女儿参与了华妃的……题会,你们有什么想说的?”

    ??段氏在朝中为官最高者,是段文漪的伯父段平,任鸿胪寺卿。

    ??鸿胪寺属礼部管辖,亦在此次的考核之列。

    ??段平神色淡然,非常熟练地打起机锋:“此事臣还未知晓,但段氏对族中女儿亦是严格要求,需通诗书经文,明理晓律,对礼学应当能提出些见解的。”

    ??夸自家孩子就完事了。

    ??至于事情本身,未知全貌,不予评价。

    ??另一个被点名的,正是厉惠娘的父亲厉居,任太仆寺卿。

    ??太仆寺掌牧马与宗室仪仗,内容相对其他部门简单,技术含量不高,不在考核之列。

    ??厉居颇有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意思在脸上。

    ??他一边想着女儿昨夜回家对自己说的话,一边思忖皇帝的态度,觉得自己已经抓住了真相,便毫不犹豫地说:“陛下唯才唯贤,后宫与前朝一样,都是为陛下效力的人,与其在此纠结身份问题,不如将娘娘们的成果拿出来讨论讨论,看看是否可用。”

    ??皇帝顿时高兴起来:“厉爱卿懂朕,真乃我大顺之良臣也。”

    ??其他人:“……”

    ??好烦这种没有原则就知道站队的人。

    ??借着这个话头,秦氏的几位门生自觉摸透了秦氏的态度,也纷纷站出来帮忙说话。

    ??皇帝便顺顺利利地开始与朝臣讲自己的计划。

    ??这是他登基以来,第一次成功推行新政,心中的兴奋不言而喻。

    ??在下朝之后,他甚至完全忘记自己在秦玉逢入宫时对她的百般防备,欲要将她喊来共商此事。

    ??“传华妃来勤政殿……算了,朕去纤云宫。”

    ??半数朝臣对华妃意见不小,还是不要在这个节骨眼上让华妃来勤政殿的好。

    ??皇帝一进纤云宫,就闻到了夹杂着某种清香的桂花蜜香气。

    ??甜香令他因熬夜而紧绷的神经舒缓许多,也令他心情放松,不再着急,而是缓步走入殿中。

    ??华妃坐在桌边,执着筷子,专注地打量桌上的几盘菜肴,仿佛是在思索人生大事。

    ??听见他的脚步,她才吝啬地投过来一个目光:“圣上来了。”

    ??“这还未至午膳时间,你就吃上了?”他打趣道,“朕听淑妃说,你从几月前就开始说要戒掉点心。”

    ??“戒是不可能戒的,只能多锻炼锻炼了。”

    ??秦玉逢幽幽一叹,又兴致勃勃地给他介绍这几碟点心:“这些是桂花糖藕,分别填了江米,圆江米,阴米,有些还有果肉,浇的桂花蜜也有不同甜度的。陛下尝尝?”

    ??皇帝接过她递过来的筷子,试吃了几块。

    ??“确实不错,但还是最简单的这种吃起来最舒爽。”

    ??“是,臣妾也觉得食物简单美味一些便好。”

    ??“但有些事情,是想简单也简单不了的。”他也幽幽一叹。

    ??秦玉逢坐直身体:“圣上可愿与臣妾讲讲,妾在治人一道上,颇有些心得。”

    ??她专治各种不服,文治武治都很擅长。

    ??皇帝便跟她讲了一些有关于今□□会的事情,又表达了对出卷人和泄题的忧虑。

    ??“这有何难?”她微微一笑,“您可以分别召见欲要委任其出题的大人,告诉他们,您此次有意将参与考核的官员裁去三成,为了让其他派系的人离开,他们自然会出难题。”

    ??“至于泄题,圣上莫不是忘了自己将藏经阁和宫中经卷书籍都交给了贤妃管理?藏经阁之人,多是遭受排挤,被孤立的,与前朝没有任何瓜葛。”

    ??“此次参与考核的官员不过几百人,就是让他们手抄试卷都来得及。”

    ??第46章

    ??皇帝确实有意裁掉一些光吃俸禄不办事的冗吏, 但是打算视考核成绩而定。

    ??秦玉逢却说,要提前告诉这些人的上官,自己要按照比例裁掉一批人。

    ??对部分人来说, 这是一个排除异己的好机会。

    ??因此他们在出卷子的时候,必然不会像他担心的那样消极怠工敷衍了事,而是会认真出题,也会万分防备泄题,即使给自己人透露, 也只会透露最值得信任的,其他人最多划划范围。

    ??这种程度的泄题,可以按照他之前的想法, 将题目打乱重排,再分作几套题, 随机发放。

    ??虽不是完全公平, 但也已经比最开始的预测好上许多。

    ??让藏经阁的人帮忙抄录, 更是能够将消息锁在内廷, 在开卷之前都不暴露他的打算。

    ??“爱妃聪慧。”他抓着秦玉逢的手, 连连夸奖, 很想给对方一点实际性的奖励。

    ??怎样才能给出让她满意的礼物, 这件事已经困扰皇帝许久。

    ??在此刻又想起来,不由堆积在一起, 成为了能让他拉低底线的愧疚。

    ??他眼神坚定起来:“等到了年关,朕就封你为贵妃。”

    ??“臣妾不需要这个贵妃的名头。”秦玉逢摇了摇头。

    ??他正打算震惊于“华妃居然学会了推拒”, 却听到对方的下一句话。

    ??“臣妾想要求另一项恩典。”

    ??很好, 对奖赏内容进行一个指定, 是她会做的事情。

    ??皇帝找回熟悉的无语,还是很好说话地说:“你说, 朕酌情考虑。”

    ??“圣上可愿意封妾的母亲为公主?”

    ??皇帝呆了一会儿,很快反应过来,此“公主”非彼公主。

    ??就像是王爷可以不是皇室一样,公主也可以是异姓的。

    ??开国时,他的祖父就封了前朝的遗孤为吴国公主,食邑千户,德昭皇后的姐姐为梁国公主,食邑三千户。

    ??她们家中都没有活着的男丁,封公主以示敬重。